范仲淹教子

发布时间:2022-05-27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谥号“文正”。祖籍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他一向生活俭朴,为人正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人品的写照。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断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应天府留守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公元1014年,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应天府,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范仲淹一个人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长子纯佑、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受父亲范仲淹所树立的良好家风的影响,四个儿子个个才华出众,诗文书画名噪当时,为一些豪门大户所羡慕,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家。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做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之后,上门为孩子提亲的更是接连不断。

            一天,有个人到他家为他的大儿子提亲,想把女儿嫁给范家。那人原以为宰相家里一定十分豪华,吃的、穿的也一定比一般人家好上几倍。可是进门一看,家里陈设十分简陋,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家具,也没有绫罗绸缎的服饰,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衫。但那人心想:范家吃穿这样俭朴,一定有不少积蓄,来日方长,和这样的人家成亲定有后福。再说范家孩子个个身体健壮,为人正派,以后肯定都是大有出息的。想到这里,那提亲的人当即答应将女儿许给范家。

             范家的大儿子纯佑准备成亲了。女方心想:范家兄弟们多,家底厚实,结婚时应要点像样的衣物家具。如果结婚时不要,等过了门就不好张口了。而范仲淹呢,他再三向儿子交待:现在国家困难,老百姓也很穷,你结婚时不能添置昂贵的家具和华丽的衣服,一定要和普通人家一样,勤俭办婚事。

           不久,范仲淹听说儿媳妇不要什么昂贵家具、华美衣服了,但是还要一顶绫罗做的蚊帐。范仲淹听了气愤地说:“我家素来节俭,钱财都用来帮助老百姓了,做什么绫罗帐子!”后来女方提出,既然范家不肯做这样的帐子,我们家自己做一顶好了。范仲淹听后,仍然不依。他说:“勤俭节约是我的家风,也是做人的美德,我家是不兴讲排场的。就是她家里带来了绫罗帐子,我也不许她挂,乱了我的家法。情面事小,家风事大。你可以告诉他们,如果坚持以罗绮为幔,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里烧掉!” 

             儿媳妇听说身为副宰相的范仲淹处事这样吝啬,担心过门后过窝囊日子,心里不免有些踌躇起来。不久,却有一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她。一次,范仲淹派遣他的大儿子纯佑去苏州买麦子。纯佑将买的麦子装到船上,往苏州运,走到丹阳,遇到范仲淹的好友石曼卿,正处在贫困之中,连饭也吃不饱。范纯佑随即就把全部麦子卖掉,救助石曼卿。结果发现这样钱还是不够,纯佑将船也卖了,这样才刚好够。

回家之后,范纯佑把事情的经过一一告诉了父亲。范仲淹听后,对儿子慷慨解囊济贫,感到十分满意,连声赞扬:“做得对!做得对!”

儿媳妇听了这个故事,深深地敬佩这父子二人。不久,她简衣简从,愉快地来到了范家。

             范仲淹生有四子一女,他经常教育子女生活要俭朴,治家要节俭,做事要谨慎,做官要廉洁。由于他对子女良好的教育和以身示范的影响及在战争实践中的学习锻炼,后来他的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

长子纯佑十六岁随父守边,屡立战功,为范仲淹得力助手。

             二儿子纯仁,在以后53年的为官生涯中,官至宰相,位过其父。辅佐过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个皇帝。

三子纯礼官至尚书右丞。

              四子纯粹生于邓州,曾任邓州知州,官至户部侍郎。他们做官后,受父遗训,以廉洁正直著称,特别是范纯仁,官至宰相。去世后,朝廷谥号“忠宣”,徽宗亲为其书碑额“世济忠直之碑”。